首頁»便民
淄博博山:文明實踐站傳播新文明
“婚事新辦要提倡,歪風邪氣都滾蛋,要問喜事怎么辦,新辦!說起喪事更離譜,送葬隊伍把路堵,大操大辦講排場,糊涂!父老鄉(xiāng)親請聽真,文明之花要扎根,人人都辦文明事,掌聲!”近日,筆者在淄博市博山區(qū)源泉鎮(zhèn)岱北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禮堂看到,竹板打起,群眾自編自演的三句半節(jié)目閃亮登場,不時地引來哄笑聲和臺下觀眾的掌聲、喝彩聲。
為進一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去年六月份,該鎮(zhèn)第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岱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掛牌成立。岱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始終圍繞文明實踐這個核心,突出“文化+”主題,重點從黨建引領、移風易俗、文化惠民三個方面,扎實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打造傳播思想、踐行文明、凝聚民心、共筑夢想的“百姓之家”。
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
為了便于管理和更好發(fā)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岱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根據(jù)黨員的年齡和分布情況,村黨總支重新設立了6個黨支部,完善了黨員“兩學一做”“三會一課制度”及資料,建立了村黨員微信群。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圍繞“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的目標,積極爭創(chuàng)“裕祿故鄉(xiāng)·清風源泉”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為社會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提供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尚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guī)民約、紅白理事會等內容打造移風易俗文化墻,廣泛宣傳移風易俗重大意義,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并向全體村民發(fā)出“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guī)陋習”倡議,讓移風易俗意識入腦入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常態(tài)化開展“新婚禮”,設置移風易俗大廳,承接婚禮,結婚新人在二樓舉行儀式,喜宴在三樓設置,符合本村紅公事標準的,由村負責人進行證婚賀詞。廣泛開展“四德榜”建設、文明家庭評選,挖掘移風易俗典型故事,豐富創(chuàng)建內涵,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群眾,引導群眾除陋習、樹新風。
文化惠民,繁榮村居新文化
岱北村文明實踐禮堂設有培訓室、會議室、健身房、排練室、樂器室、形體室、大型演出舞臺等功能用房。圍繞“文明實踐,精神家園”的目標定位,打造集思想道德建設、文明禮儀、文體娛樂、知識技能普及于一體的文明實踐活動平臺,實現(xiàn)從單一的文化活動載體向綜合的精神家園轉變,從重建設向“建、管、用”一體化轉變,借鑒先進經驗,從群眾視角出發(fā),開展“訂單式”文化服務,積極搭建“百姓大舞臺”,根據(jù)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實際需求,已開設了合唱、古箏、瑜伽、心理咨詢等服務項目,其他課程也在根據(jù)實際情況逐步增設,努力做到周一至周日固定時間文明實踐活動全覆蓋,努力實現(xiàn)從形式上、內容上、效果上的轉變。文明實踐禮堂自啟用至今,先后組織大型公益文化演出20余場,極大地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
自成立以來,岱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始終堅持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緊密結合村級實際,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贏得了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熱情“點贊”。
據(jù)悉,截至目前,該鎮(zhèn)已有15個村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各村通過舉辦各種實踐活動,切切實實增強了傳播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吸引力,真真正正搭建起了凝聚人心、凝聚人氣的新平臺,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有效傳遞了新時代正能量,讓文明實踐站不斷傳播新文明,讓文明實踐站成為農民精神生活“加油站”,讓文明實踐站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助推器”。
(徐琳 田蕾 戴?。?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為進一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去年六月份,該鎮(zhèn)第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岱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掛牌成立。岱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始終圍繞文明實踐這個核心,突出“文化+”主題,重點從黨建引領、移風易俗、文化惠民三個方面,扎實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打造傳播思想、踐行文明、凝聚民心、共筑夢想的“百姓之家”。
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
為了便于管理和更好發(fā)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岱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根據(jù)黨員的年齡和分布情況,村黨總支重新設立了6個黨支部,完善了黨員“兩學一做”“三會一課制度”及資料,建立了村黨員微信群。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圍繞“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的目標,積極爭創(chuàng)“裕祿故鄉(xiāng)·清風源泉”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為社會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提供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尚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guī)民約、紅白理事會等內容打造移風易俗文化墻,廣泛宣傳移風易俗重大意義,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并向全體村民發(fā)出“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guī)陋習”倡議,讓移風易俗意識入腦入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常態(tài)化開展“新婚禮”,設置移風易俗大廳,承接婚禮,結婚新人在二樓舉行儀式,喜宴在三樓設置,符合本村紅公事標準的,由村負責人進行證婚賀詞。廣泛開展“四德榜”建設、文明家庭評選,挖掘移風易俗典型故事,豐富創(chuàng)建內涵,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群眾,引導群眾除陋習、樹新風。
文化惠民,繁榮村居新文化
岱北村文明實踐禮堂設有培訓室、會議室、健身房、排練室、樂器室、形體室、大型演出舞臺等功能用房。圍繞“文明實踐,精神家園”的目標定位,打造集思想道德建設、文明禮儀、文體娛樂、知識技能普及于一體的文明實踐活動平臺,實現(xiàn)從單一的文化活動載體向綜合的精神家園轉變,從重建設向“建、管、用”一體化轉變,借鑒先進經驗,從群眾視角出發(fā),開展“訂單式”文化服務,積極搭建“百姓大舞臺”,根據(jù)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實際需求,已開設了合唱、古箏、瑜伽、心理咨詢等服務項目,其他課程也在根據(jù)實際情況逐步增設,努力做到周一至周日固定時間文明實踐活動全覆蓋,努力實現(xiàn)從形式上、內容上、效果上的轉變。文明實踐禮堂自啟用至今,先后組織大型公益文化演出20余場,極大地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
自成立以來,岱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始終堅持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緊密結合村級實際,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贏得了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熱情“點贊”。
據(jù)悉,截至目前,該鎮(zhèn)已有15個村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各村通過舉辦各種實踐活動,切切實實增強了傳播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吸引力,真真正正搭建起了凝聚人心、凝聚人氣的新平臺,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有效傳遞了新時代正能量,讓文明實踐站不斷傳播新文明,讓文明實踐站成為農民精神生活“加油站”,讓文明實踐站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助推器”。
(徐琳 田蕾 戴?。?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